掌握温室环境 - 智慧农业精准量测

精准传感器:升级智慧农业环境
目录:
☛ 温室
☛ 养菇场
☛ 组织培养室
☛ 提升智能农业质量的传感器
温室 |
在永续农业的趋势下,传统农业正在向更高效且环保的智能农业模式转变。温室种植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技术,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维持稳定的室内环境,以满足农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。透过传感器将温室内的数据实时传送至智能农业系统中,可以精确监控并调整环境状况,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,同时推动环境的永续发展。
在组织培养成功之后,这些培养苗会被移至温室中进行后续的培养,进一步促进其生长发育,因此温室的环境参数监控也不可忽略。


花卉作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作物。在全球高竞争市场下,培养时需要更加精细的环境管理。精准控制温室内温度,可诱导开花、花苞休眠、春化和控制茎生长长度。对于花卉培育而言,有助于生长的控管以提升价值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温湿度环境量测
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, 并根据量测数据调整温室的通风和智能环控系统, 确保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, 避免极端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, 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当的生长环境, 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。空气流动风速量测
良好的通风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,透过风速风量传感器,可以精确控制室内环境,达到以下效果:- 降低空气温度:有效排出热气,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。
- 补充CO2:引入室外约380 ppm的CO2,避免室内浓度过低,促进光合作用。
-
降低相对湿度:减少叶片表面的水分凝结,从而降低病害风险。
室内二氧化碳浓度
作物在生长过程中,需要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。充足的二氧化碳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,还能显著减少灌溉水的需求。此外,二氧化碳的充分供应还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,缩短生产周期,助力更高效的农业生产。
养菇室 |
栽培菇类的生长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、适当的湿度、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。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菇类的生长速度和质量,只有在各项条件达到平衡时,才能促进菇类的健康生长和丰收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种菇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都不相同。
根据农委会农业知识网的建议,以杏鲍菇为例,催芽期的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1000ppm以下,生长期则需控制在2000ppm以下,而出菇时,稳定在1700ppm左右是理想的。杏鲍菇的出菇温度为16~18℃,有些菇场甚至将温度调至14℃以提高产量。

在进入养菇室进行培育前,首先需制作太空包。制作过程中,使用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杀菌釜内的温度,以精确控制杀菌条件,确保每个太空包都能达到灭菌标准,减少后续的污染风险。随后,太空包会被移至冷却室进行接种。
在冷却室内部空气皆须经过无菌无尘的空气过滤装置,使室内保持正压状态,以避免杂菌孢子进入而造成污染。为了确保室内维持正压,可使用差压传感器来进行监测。
组织培养室 |
组织培养室在现代生物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引领更专业的生产模式。它能快速无性繁殖植物和细胞,保持基因一致性,对于育种和保存优良品种非常重要,特别适合生产高价值植物(如: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)和研究特定细胞系。此外,还能检测和控制病毒病害,并推动基因改造。

在组织培养室的环境中,精准地控制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和风速风量可以有效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,降低发霉的风险。此外,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,进一步提高培养效果。
其中,层流柜可用于提供一个无污染的工作环境,让研究人员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接种和培养。这些柜子通过高效的HEPA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,确保进入培养区域的空气是洁净的。透过风速风量传感器,可使层流柜的气流稳定且均匀,能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,为培养过程提供了理想的条件。
这些环境因素的良好管理不仅保障了培养过程的稳定性,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,对于育种和保存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。使用层流柜进行组织培养,让您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时,始终保持高标准的实验环境,确保每一步骤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。
提升智能农业质量的传感器 |
温湿度传感器
THS30X系列 温湿度传感器
特色:经济实惠
量测范围:0 ... 50°C / 0 ... 100%RH
输出:4 ... 20 mA / 0 ... 10 V
精度:温度 ±0.5°C / 湿度 ±3%RH
THS130/140 温湿度传感器
特色:经济实惠
量测范围:0 ... 50°C / 0 ... 100%RH
输出:4 ... 20 mA / 0 ... 10 V
精度:温度 ±0.5°C / 湿度 ±3%RH
风速风量传感器
二氧化碳传感器
差压传感器
数据参考:农委会农业知识网